新农村
    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传统孝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

一、传统孝文化的典型特征分析

在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孝文化乃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核之一,是自始至终延绵的一条脉络。基于农耕文明为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孝文化上层建筑具有尊重规律、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国家高度重视纳入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建设等特点。

(一)传统孝文化是在传统农耕文明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适应并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进步。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带有明显的四季轮回。古人通过对时令季节天气的观察,总结出一套天人合一的生产法则。中国特色的农耕文明,包含大道自然、尊重生命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环保理念;从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美轮美奂、鬼斧神工的农业景观;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具特色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民间艺术;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传家训,到忠厚本分、邻里守望、互帮互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一不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鲜明标签和重要体现。可以说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根脉,更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根本依托。为此,我们要坚定乡土文化自信,从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角度去审视农耕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提升乡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切实增强社会大众对农耕文明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孝的本质是从对至亲的爱,到对他人的爱;从对家庭的担当,到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当。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一切,是从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做起,而不是只强调自我,把人的欲求当作第一,通过对动物之间的生死交替总结出“孝道”这一贯穿传统道德核心的准则和遵循,“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等就是对动物“孝道”的凝练。

(二)传统孝文化是尊重规律、敬畏自然的必然遵循。漫长的农业社会在生产力方面几千年没有发生质的变革,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本质不同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能够代替人类劳动的除了牲畜之外,其他能借用的力量不多,靠天吃饭的成分更多。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古人认识到“天命不可违”,敬畏自然。封建社会皇帝自称“天子”,自认为是上天的儿子,皇帝带头敬天,作出孝道的模范,臣民除“忠君”之外,更多要做到“孝悌”,因为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孝即是对上天的忠和臣服,只有做到了孝,上天才不会降罪于人间和自己,才能得到上天的福佑。这种自发朴素的唯心主义哲学得到皇帝的首肯和垂范后纳入国家正统,并一直延绵不绝。我国自汉代施行的“举孝廉”便是对孝文化重视程度的巅峰,并由此产生了流传至今的经典。

(三)传统孝文化是传统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文所述举孝廉作为汉朝做官的一种资格。推选一个地区至孝至廉(即孝顺又廉洁)的人为举孝廉。使品德高尚、孝敬父母有了进一步升迁的机会。作为汉代的察举制的一种,意义与西方国家的国会和各级主官很近似,不同在于后者就一地选一地,就一职选一职,汉朝是统共获取入仕,具体由朝廷分配,获取者要凭德识在一定范围内出名。孝文化走进国家政治制度还有“丁忧”制度,从西汉开始有此明文规定到东汉时已盛行。此后历代均有规定,且要求官员必须丁忧,若隐瞒报,查出即遭严惩。古代官员有至亲去世,需从知道老人去世后为其守孝27个月,是为丁忧。其理论依据是孩子出生后父母要精心照顾孩子3年,将心比心,老人去世后子女应为老人守孝3年。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丁忧”,体现了古人对文字运用得炉火纯青。丁忧期限3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古代将“丁忧”制度一直执行下来,为人们所熟知的当有影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姚启圣命平定台湾的福建总督任内受到阻力,不服气,就跟康熙耍性子,借口乳母去世,要回家丁忧。而另一熟悉的反面事例则是明朝重臣张居正,他贪恋自己刚刚成为重臣,大权刚握之时,对19年未见的亲生父亲去世选择了“夺情”导致史家尝言“明实亡于万历”,追根溯源,张居正在权力与孝道之间的迷惘,导致了皇帝权威的受损和大明王朝政治体制的挑战,没想到竟成了引发明末大风暴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