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困境及应对措施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新农村建设,其中公共管理是保证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作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服务仍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软肋”,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公共管理质量,才能保障农民的利益,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管理主要指对农村居民的合法利益及农村的社会事物进行管理,涵盖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社会环境、交通等内容,公共事业管理服务改革比较复杂、难度较高,只有通过协调各部门的管理职能,统一农村公共管理事业,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就,焕发新的生机。
1 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的意义
当前大部分农村距离城市较远,交通不便,生活观念、消费水平及文化教育等方面落后于城市地区。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农村的公共管理职能不健全,尤其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和交通等事务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加上基础设施陈旧,农村地区的居民很难享受到优质的公共管理服务,如果不能解决目前公共管理的困境,会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的经济水平也无法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将公共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加强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经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政府、市场、农村需要合力承担公共管理职责,构建以政府为引导者、市场为运作者、农民为主要参与者的公共管理模式,在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实际需求之上,构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当前国家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主要侧重于生态环境方面,对于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尚不完善,城市化投资倾向会产生消极影响。农村基层管理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意识到公共管理的积极意义,通过整合各方面的政策,立足于农村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抓住新农村发展脉搏,整合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
2 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的困境
2.1 政府职能不清
新农村经济建设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群体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领导。当前,农村地区政府职能没有完全发挥,农村地区的基本行政单位仍以村为主,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共管理任务时,存在敷衍了事、“踢皮球”的现象。还有部分公共管理决策与农村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阻碍了新农村经济建设。很多决策部门对农村的工作内容不了解,部分措施很难在农村地区推行,加上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较差,很难有效维护农民的利益,使农村公共管理情况更加复杂。
2.2 农村公共事业资金不足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而言,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区域更是我国扶贫的重点对象。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政府在农村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较少,很难满足农村现实需求,致使农民的水电、互联网等日常需求得不到满足。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直接导致农民生存条件差,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实质性提高,农村社会环境远远落后于生态环境。
2.3 农村公共管理法律体系缺失
虽然我国有针对公共管理的基础性法律体系,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农民的基本利益和需求无法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环境相对混乱,部分企业由农民自发组成,在经营过程中容易产生利益纠纷,面对复杂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公共管理体制缺乏有效干预和监督措施,这会使农村企业发展困难,还会使农民间的冲突增加,不仅会阻碍经济建设步伐,还会降低农民的生活质量。
2.4 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欠缺
在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推动下,农村社会面貌和经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公共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但是由于农村整体经济低迷,很难留住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农村地区没有就业前景,大多会选择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节奏快的城市发展,使农村的公共管理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目前在职的公共管理人才年龄偏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加上缺乏正确的创新措施和管理对策,很难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的冲突。农村人力资源缺乏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一大瓶颈。
3 应对农村公共管理困境的策略
3.1 优化基层政府机构职能
农村基层干部只有贴近农民,才能体会农民的实际困难,以及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公共管理决策。基层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干部选拔的公平公正,机构内部人员可以通过老干部带领新干部、新老共同培训的方式提升管理经验。共享管理信息,将权利交给广大农民,以为农民服务为基本准则,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在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建设农村公共管理环境方面发挥政府职能。在此基础上,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加快改革,通过建立工作职责监督制、个人责任制等使政府工作逐渐公开透明,方便广大农民群体行使监督权,同时提升每一位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