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
    主页 > 综合新闻 >

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新农村建设与农业

多年来,龙嘉街道红光村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团结奋斗,共同繁荣”为主题,以全力推进乡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为发展方向,在农业现代化、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环境治理工作中实现新跨越,民族特色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取得显著成效。
红光村位于环境优美的饮马河西岸,是典型的朝鲜族聚居村。走进红光村,记者看到整洁的街道、高大的电梯居民楼、设施齐全的文体活动中心,以及为孤寡老人提供集中养老的老年公寓令人耳目一新……作为长春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的红光村,这些如同城市社区般的建设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这里有90%以上的人常年在国内外务工,常年留在村里的是平均年龄在72岁的老人,这让红光村成为了“空心村”。为了让村里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村里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两个主要项目。
自2009年以来,红光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理念,同林江农业公司开展村企联营,逐步实现绿色水稻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发展集体互助式养老模式。以“两换三集中”为载体,建成5.3万平方米住宅楼4栋。2010年,成立了水稻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经营4500亩水田和300亩宅基地的使用权,建成玻璃温室1栋、塑料大棚45栋、购置了各类农机具65台(套)。签订“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使用权10年协议。目前红光村人均年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年收入分别达到5万元、15万元。先后获得全国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村、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红光村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完成田间水利配套工程,通过基础设施标准的提高,改善了水稻生产,水稻种植实现统一育苗、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增加了水稻产量。在推进农机化建设上,已争取到省财政农机具补贴,实行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规模化经营的运行模式。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快,水稻机插率提高到100%,机收率提高到100%。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上,主要推广水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技术,既减少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稻米新鲜度及食味感。
下一步,红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将依托数字农业,不断提升贡米农业产业的智慧化水平,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完成 “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慧乡村”数字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建设,以稻田文化为灵魂,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九台贡米“一轴、两园、两区、多基地”,构建集民俗、民风、民情为一体的红光朝鲜族特色“智慧乡村”。
来源:九台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