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
    主页 > 综合新闻 >

特色产业助力农民脱贫?新农村建设成就乡村旅游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叶璐】九月的秦岭,青色的核桃已经收获,熟透的板栗落满山头,这个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正迎来它最五彩斑斓的季节。近日,环球网记者跟随陕西省台办前往西安、宝鸡、商洛的乡村进行实地采访,感受人居环境整治后的新农村、新面貌。

“两借两还”促“小木耳”成就“大产业”

提到“小木耳,大产业”这句话,大家都不会陌生,说的就是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金米村气候温和、冬热夏凉,是黑木耳的最佳适生区。在这里,除了常见的黑木耳,还种植有玉木耳、金木耳、血木耳等市面上很少见到的木耳品种。

前些年,金米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先后搞过多种产业,但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效。近两年来,金米村通过发展木耳产业,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益21.4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 4500元,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中长期产业全覆盖。金米村的贫困发生率也由2015年的21.85%降至2019年的0.23%。

今年过生日的时候,村民何小燕买了一条金项链送给自己。以前,何小燕的丈夫在外打工,收入不稳定,婆婆生病常年吃药,她家是村上公认的贫困户。但从2017年开始,她家靠着村里“借棚还耳”、“借袋还耳”的政策开始种植木耳,即村集体将木耳大棚借给村民管理,再免费提供木耳菌包并进行技术指导,村民负责打孔、挂袋、采耳、晾晒、交耳,最后由村集体将销售资金扣除借袋成本后返还,让贫困户无须资金就能参与木耳产业。现在,何晓燕一家的年收入能达到6万多元。

“岭南风情、乡村味道”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

“环境好了,这里也成为城里人向往的一个养生福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红花铺镇永生村负责人介绍道。近期公布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让这个“岭南第一长寿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据了解,曾经村里出去务工的300多人,目前已经有100多人回来从事乡村旅游。

永生村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位于秦岭腹地、嘉陵江畔,村庄四面环山,地形呈“八瓣莲花”之状,村内植被覆盖率高,景色怡人,空气负氧离子丰富,地下水水质呈弱碱性,含有多种有益矿物质。据介绍,目前全村人口204户744人,?80岁以上老人有20人,是凤县有名的长寿之村。

近年来,永生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将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农民家园、脱贫攻坚相结合,成立集体合作社,以产业带动发展,建成了岭南长寿街、长桥水街、刘家河福文化观光示范园等景区。

以“岭南风情、乡村味道”为特色,永生村同时推出绿色生态种植和采摘体验旅游,形成生态旅游循环产业模式。记者在刚进入村口的时候,就看到远处一排排的温室大棚和蓝莓采摘园。负责人介绍,大棚里种植的是赤松茸,香味浓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游客在村上的农家就可以品尝到。远处的采摘园和开心农场可以让久居城市的人们体验到采摘和种植的乐趣。

“在村子里住的习惯了,不喜欢到城里去,连遥控器都抢不到。”提到住在城里的孩子和小孙子,村子负责人笑着说到。

“以前你都不敢来,不敢看”

“以前你都不敢来,不敢看,路上不用说汽车,连架子车都过不去。垃圾到处堆,臭气熏天。”提到过去的村子,73岁的村民王引兄这样感叹道。“现在出门都是柏油路,连个烟头都见不到。路也宽敞,谁都不碰谁,好得很!”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尧村,位于西安市水源地石砭峪水库入口处,全村有210户810人。从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到如今整洁文明的示范村,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打造花园乡村取得的成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尧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整村户改厕任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推行“街长制”,由“街长”负责包抓区域的街道保洁、垃圾分类、绿化管护、矛盾调解、治安维护、文明新风,实现村民共治。

好山好水好环境,为西尧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全村引进民宿企业2 家,发展农家乐6 户,居家养老23 户。同时,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发展葡萄园、核桃园、樱桃园、黄桃园现代采摘农业,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