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
    主页 > 综合新闻 >

瞭望 | 十四合一,穷山沟里建成美丽新农村

  年过六旬的沈改娥,是从7公里外的东沟村搬到宋家沟的。以前吃水非常困难,她每天赶骡子去山沟里驮水。早起去一趟,下地回来还得去一趟。短短2里路,来回一趟却得俩钟头。

  新村民逐渐适应了新环境,融入了新集体。收入多了,人气旺了,做事情也活跃起来了

  宋家沟村是8个集中安置点之一,承接安置了周边14个村子的145户村民。经过易地扶贫搬迁、整村并入,目前全村人口由搬迁前的544人增加至1395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底的6391元,涨到了2021年底的元。其中,搬迁群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元。

  9月的吕梁山秋意浓。宋家沟村里,正热闹。

  青砖灰瓦、木屋黄墙,客栈错落、店铺比肩……村干部们客串起导游,领着游客走走停停,到处参观。

  凉粉摊的“本钱”,是老两口在口子村的10多亩耕地。用来做凉粉的山药蛋、黑豆等,都是自家种的。

  党员领跑致富路

  52岁的赵明明曾是木家村的贫困户,搬进宋家沟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今每年6月初到8月末,他都会进山采集山珍。

  吕梁山区地跨黄河两岸,包括山西、陕西20个县。片区地处黄土高原中东部,西接毛乌素沙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获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宋家沟村在短短几年内把新老村民拧成了一股绳,日子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7年,吕如堂从甘沟村搬进宋家沟村。不久,他就在村“两委”换届中当选支委委员。

  66岁的沈姚付原来住在口子村,一家人挤在不足4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吃水要赶着毛驴去河里拉。搬进宋家沟村后,扶贫干部给沈姚付出主意:摆摊卖凉粉——卖山药蛋一斤才几毛钱;做成粉坨子,一碗凉粉就卖5元钱。

  宋家沟村把全部党员群众编为7个党小组和村民小组,打破界限,插花混合,建立了支部联企业、带农户、建电商、促就业等工作机制,推广设施农业区、特色养殖区、乡村旅游区联支部、联党员、联农户“三区三联”模式,24名党员、96名群众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

  昔日穷山沟,如今新农村。

  当选支委委员的第二年,他与一起搬来的几个村民决定在旧村原址合伙养牛。他先后贷了27万元低息贷款,加上政府在圈舍建设等方面给予的补贴,租了5间圈舍,买了15头母牛。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村的孩子们在村里玩耍(2020年5月摄)? ?曹阳摄/本刊

  “只要手脚勤快,不怕赚不下钱。采蘑菇、挖药材也是致富的好门路。”赵明明说,最近他上山采了羊肚菌蘑菇,回到村里卖,赚了8000多元。

  王宏斌是最早回来的年轻人。

  新乡风焕发新气象

  入住新家不到1个月,宋家沟村的第一家凉粉摊就开张了。生意好时,沈姚付和老伴儿要从早上5点一直忙到晚上,每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

  近年来,宋家沟村组建了志愿服务队、街头舞蹈队、普法宣传组等活动组织,积极开展新旧村民互帮共建、和谐共处、交流融合活动,常态开展“文明礼貌、洁家净院、遵纪守法、敬老孝亲和自主创业”评比活动,评选星级文明户76户,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良好新风尚悄然形成。

  在去年底的村“两委”换届中,58岁的吕如堂卸任了,但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担子还在。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梁晓飞

  五年前,他辞掉太原的工作,带着爱人和牙牙学语的孩子,回村办起“仙仙农家乐”,还做起毛建茶生意。受儿子影响,母亲郑仙仙在农家乐门口支起摊位,卖山蘑、小米、红芸豆等。加上线上销售,农家乐年收入可达5万元。

  曾经的穷山恶水,成了致富的“自然银行”。盘活旧村土地资源,宋家沟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经济林木、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依托山里的7万亩野生沙棘林和5500亩人工种植沙棘林,村里办起了食品厂,开发出沙棘药茶、沙棘饮料、沙棘功能食品等产品。

  盘活旧村兴产业

  本刊记者见到吕如堂时,他正在宋家沟村贫困户自发成立的第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里,忙着备草料。15头牛已经变成了80多头。“大牛养在山里,每年下二三十头牛犊子。本钱不动,光牛犊就值20万元。”吕如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