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
    主页 > 期刊导读 >

坚持三贴近服务新农村开展对农节目的几点探索

一、主要做法

扎根“三农”、服务“三农”是县级台制作和播出节目的主要功能和职责所在。宿松县广播电视台坚持以农民和基层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坚持以对农或涉农为主要节目内容,根据县域经济、人文特点和农民群众需求,办出地域特色鲜明、富有较强针对性贴近性的节目。

(一)明确节目定位,合理设置栏目。长期以来,宿松县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农民群众的需求就应是电视对农节目的定位,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起,先后开设过《关注三农》、《科普大篷车》等电视栏目,以及《农广天地》、《科技之声》等广播节目,今年又新推出了《新农村》电视栏目和《新宿松新农村》、《阳光政务百姓热线》广播节目。

《新农村》和《新宿松 新农村》栏目通过视听手段,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有关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县级各相关部门围绕“三农”所实施的各项工作举措、发展规划;向农村群众提供“短、新、快”的切合本地农业发展特色的各类农科知识和信息、介绍各类种养供销的典型经验,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晓政策,了解信息,掌握技术,借鉴经验。《阳光政务百姓热线》栏目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热线反映情况和群众诉求,预先想定选题,确定上线部门,做好上线预案。县级各职能部门积极响应,主动配合,有关负责人在相关节目中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与听众互动讨论。通过热线互动和上线单位的“阳光操作”,不仅宣传了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举措,而且帮助群众解答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二)寻求节目创新,丰富节目内涵。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宿松县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广电媒体的指导性和服务性,努力寻求节目创新,不断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是突出节目民生化。选题注意以“小”见“大”,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小故事”展现“大视野”。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来解读新农村,来看待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碰撞和变化。拓宽取材范围,以平民化的视角,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鲜事、快乐事、苦恼事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二是注重受众本土化。把镜头直接对准农民,让农民登台、说话,设身处地地为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做农民的贴心人。摸透农民的需求,按他们的需求来开设栏目,设置版块,选取话题,制作节目。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收视习惯和欣赏情趣,安排一个比较好的播出时段。

三是确保形式多样化。既讲求对农节目的品质、品味,又着力使娱乐元素潜滋暗长,以轻松、活泼、娱乐助兴的再现手法让节目好看、耐看。在报道形式上,采取内容故事化,播报新鲜化等农民群众喜欢的表现形式。

(三)转变创作理念,提高自身素质。针对电视对农节目力求“短、新、快”的特点,在介绍具体的农科知识和各类典型方面,宿松县广播电视台的节目编导在创作理念上考虑到现阶段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由原来的“面面俱到”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不求其全而求其有”,在节目内容上着力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努力形成以大量的各类农科知识、产供销信息、致富典型经验介绍等构成的“信息流”,向农民群众提供各种勤劳致富的“路径”,办具有地方特色,受农民群众欢迎的节目。

同时,在提高编辑、记者的自身素质上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台领导积极支持编辑、记者的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帮助他们搞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另一方面,经常性地组织他们学习党对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农业基础知识,使他们弄懂、吃透、学深农业发展政策。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宣传“三农”的能力和本领。鼓励他们与农民群众交朋友,熟悉本地的农情、农时,使节目更加切合本地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

二、几点经验

近年来,宿松县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原则,在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对农宣传上采取了有力措施,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平均提高了15%~17%,个别栏目的收视率达到75%,对农节目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4年以来制作播出的对农节目先后获得全国、省、市电视节目评比奖项10余个。

(一)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上及时服务。近几年,为促进农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发展农业的政策、方针。宿松县广播电视台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耕地保护制度等惠农政策做为一个长期的宣传点,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解析党的农业发展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向,给广大农民群众全面描绘农村未来的美好图景,充分调动农村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另外,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还注重把农民的愿望与呼声反馈给有关部门,为国家有关政策的修订和制定提供事实和民情依据。